深圳热线

在雪山下的古镇里,我们找到了被时代封尘的记忆——天府云端小城

2023-08-07 18:32:04 来源:今日热点网

在雪山下的古镇里,我们找到了被时代封尘的记忆

出发,寻找文化传承的痕迹

我们从成都出发,一路向西,穿越高楼大厦,路过民舍与田野。

去西边寻找一座拥有两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平乐古镇,并在这里见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瓷胎竹编

IMG_256

平乐古称“平落”,因四川话“落”与“乐”谐音。后人们的口口相传,便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平乐古镇。

IMG_257

这个名字与古镇自然而和谐的环境相结合,也蕴含着古镇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平乐平乐,平安喜乐”。

IMG_258

平乐古镇自古便是“茶马古道第一镇、南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

在今天的平乐古镇,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历史的足迹: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

IMG_259

古镇共有老街33条,七弯八拐,曲径通幽。

街道的两边随处可见售卖着各色风味小咸菜奶汤面钵钵鸡等特色美食。穿过古巷,总能在下一个巷口的转角处见到别样的风景。

IMG_260

乐善桥,成就古镇的诗情画意

乐善桥是古镇的标志之一,建于清同治元年。

是一座七孔石桥,桥洞一改普通的半圆形,采用桃形。这种拱形十分罕见,在川西堪称一绝。清风伴着流水从中掠过时,隐隐能听见吹箫奏笛之声。

IMG_261

来到这和三五好友在古桥边的茶亭里略坐一坐,点上一杯茶,或闲聊,或各自发呆地坐上一天。看着延绵不绝的流水,任由清风拂面,惬意之情便油然而生。

IMG_262

乐善桥在两岸青山碧水、青瓦民居的映衬下明媚亮丽。

倘若在清晨或黄昏,水面上的薄雾与居民的炊烟缭绕在一起;桥下的石阶上,若再有几位穿着红衫的洗衣少女,朦胧之间,古镇便沉醉在一幅田园乡村的诗画之中。

IMG_263

瓷胎竹编工艺,尽显竹艺之美

平乐古镇背靠川西竹海,这里生长着万亩竹林。也传承着一项历史悠久的竹编工艺——瓷胎竹编工艺

IMG_264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没有哪种植物能像竹一样对中华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种充满情韵的生活哲学,曾是一代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IMG_265

瓷胎竹编工艺,是成都地区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竹编产品技艺独特,以精细见长。

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技艺特色。其工艺考究复杂,尽显竹艺之美。其工艺考究复杂,尽显竹艺之美

IMG_266

然而和所有传统技艺一样,这种美好总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慢慢消亡着。

直到遇见了这个古镇上的“中国竹编”工作室,这项工艺技术才得以传承下去。

IMG_267

这间工作室隐匿于闹市之中,传承工艺的匠人在古镇深处潜心织就着手中的工艺品。

从它的门前路过,如果不注意看便很难发现,这里还隐藏着一家生产宝藏工艺品的工作室。

IMG_268

“中国竹编”工作室共有两层,一楼靠墙的两侧摆放着各式小巧精致的瓷胎竹编茶具和摆件。

IMG_269

IMG_271

IMG_272

走近细看便会被工艺的精巧所深深震撼。

以瓷器为胎,将纤细柔软的竹丝通过匠人的精细编织紧扣瓷胎。一根根相互缠绕织就出各种形状,各种花纹。

IMG_273

二楼珍藏着用竹丝制成的多幅画卷。

画卷皆是以竹子作为原材料,或织就成画,或将细细的竹丝织成一张“竹纸”,在“竹纸”上进行绘画、刺绣。

用竹丝织成的人物花草,皆能做到形似传神,栩栩如生的境界

IMG_274

IMG_275

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百家名人》这幅作品,乍一看,上面一片空白;换个角度,便能清晰地看见一个个名人的图像跃然而出。

IMG_276

IMG_277

与有着20多年手艺的老师沟通后我们了解到,织就一幅画大概需要花上两三个月的时间。

IMG_278

这令我不禁感叹,总有那么一群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坚守初心,独自忍耐着寂寞。将我们美好的文化代代传承,才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瓷胎竹编工艺。

IMG_279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以竹子为载体,赋予了瓷器和画卷新的生命力。

这是一代代匠人传承下来心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是属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IMG_280

在古镇的瓦砾屋檐下,人们过着不同的人生。却共同编织了原味淳朴的川西民风民俗。

古老的建筑安静地站立在街道的两边,为古镇的人们遮风挡雨,同时也承载着非物质文化的接力

IMG_281

来到这里可以尽情享受都市以外久违的那份古韵和恬静。见证中国传统文化流传的痕迹,剔除了现代文明的浮躁。

 

关键词:

热门推荐